地点
人物库 唐朝
黄子棱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字元威
唐末随父入,仕王审知父子,累官侍御史
后避乱建阳东观山,筑亭半山中,名曰望考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末随父入,仕王审知父子,历官侍御史
卜居建东观山,筑亭半山中,名曰望考亭。
十国春秋》卷九五有传。
闽小纪》卷二存其诗1首。
《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黄子棱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十国春秋》卷九五)。
五代时随父入,居建阳东观山
入宋,累官至侍御史
事见明嘉靖建阳县志》卷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白季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华州下邽人
玄宗天宝末,擢明经第。
德宗建中初,为彭城
李正己河南十余州叛,季庚刺史李洧自归。
累擢襄州别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乃唐 725 — 7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84 【介绍】: 河南伊阙人字永夷
玄宗天宝进士
德宗建中四年累拜兵部侍郎
德宗奔奉天,酒卧疾私第。
朱泚称大秦皇帝,遣人召,固称病重不从。
绝食而死,谥贞惠
字永夷
河南伊阙人
天宝中进士
累官民部郎中
充浙西留后。
大历中兵部侍郎
朱泚作乱。
卧疾私第。
闻车驾幸梁州
投床搏膺。
不食卒。
年六十。
礼部尚书
谥贞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元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肃宗时李辅国用事,肃宗辅国兄元擢女为妻。
亦登朝为司封员外郎、兼侍御史
代宗大历初,迁吏部员外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孟云卿盛唐 72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4或725—? 【介绍】: 德州平昌人
玄宗天宝时进士不第。
代宗时校书郎
工诗,长于五古。
薛据相友善,杜甫元结等亦甚爱重之,元结编《箧中集》,收有其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 排行九,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玄宗天宝中辞家应举,不第。
代宗永泰初进士及第,授校书郎
不久客游南海大历初流寓荆州,后又漂泊广陵,平生栖栖南北,仕途失意。
生平散见元结《送孟校书南海诗序》、《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二。
曾与元结杜甫薛据韦应物交游。
云卿关心民瘼,词气怨恻,工五言诗。
元结编《箧中集》,入选孟诗最多。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选其诗六首,评曰:“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
……当今古调,无出其右。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孟云卿(约725-?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
天宝中进士试落第。
永泰二年,为校书郎,将往南海元结以诗文送之。
大历中,流寓荆州广陵等地。
八年犹在世。
云卿诗祖迷陈子昂沈千运,注重反映现实,为时所重。
乾元三年元结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云卿诗亦入选。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孟云卿)祖述沈千运,渔猎陈拾遗,词意伤怨。
如“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方于《七哀》“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则云卿之句深矣。
虽效于沈、,才得升堂,犹未入室,然当今古调,无出其右,一时之英也。
高古奥逸主。
钟云:元次山云卿以词学相友二十年,次山直奥,云卿深婉,各不相同,此古人真相友处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有一意透快,略不含蓄,不碍其为佳者,沈千运孟云卿是也。
独孤及唐 725 — 7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77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至之
玄宗天宝末举洞晓玄经科。
华阴
代宗时左拾遗召,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
常州,卒,谥宪
世称独孤常州
性孝友,喜鉴拔后进,为文彰明善恶,长于论议,与李华萧颖士等齐名。
有《毗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777 字至之排行十四
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中洞晓玄经科,授华阴
肃宗至德中避地越州,历佐浙东节度江淮都统幕。
代宗广德元年(763)征为左拾遗,累迁太常博士,礼部、吏部员外郎
大历三年(768)出为濠州史,五年舒州刺史八年常州刺史
十二年四月卒,谥宪
生平详见崔祐甫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公行状》、《新唐书》本传。
今人赵望秦有《独孤及年谱》。
有文名,与萧颖士李华贾至等先后倡导古文,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
又工诗,其论诗主缘情绮靡说。
今存《毗陵》20卷。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唐诗汇评
独孤及(725一777),字至之洛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中,客游,与高适贾至陈兼为友。
十三载(754),应道举,对策高第,授华阴
安史乱起,南奔。
上元初为左金吾兵曹,充江淮都统李峘掌书记
征为右拾遗,历太常博士、礼吏二部员外郎
大历中,出为舒二州刺史,治绩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九年,徙常州刺史,卒。
李华萧颖士齐名,提倡古文,奖掖后进,梁肃朱巨川崔元翰等皆出其门,天下谓之文伯
有《毗陵》二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独孤及字至之洛阳人
大历十二年卒,年五十三。
补诗二首。
及字至之
河南洛阳人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
华阴
代宗立
左拾遗召。
礼部员外郎
历濠舒二州刺史
检校司封郎中
常州刺史
卒年五十三。
谥曰宪
著有毗陵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崔祐甫《独孤公神道碑》
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论议最长。其或列于碑颂,流于咏歌,峻如嵩华,威如江河,清如秋风过物,邈不可逮。
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
其文宽而简,直而婉,辩而不华,博厚而高明,论人无虚美,比事为实录,天下凛然,复睹两汉之遗风。
……其馀记物叙事,一篇一咏,足以追纵往烈,裁正狂简。
权德舆《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及谥议》
独孤及方直清,根于性术。
其修身莅官,确手处中,立言遣辞,有古风格。
辩论裁正,昭德塞违,浚波澜而去流荡,得菁华而无枝叶。
皇甫澄《谕业》
独孤尚书之文,如危峰绝壁,穿倚霄汉,长松怪石,倾倒溪壑,然而略无和畅,雅德者避之。
性孝友,喜鉴拔。
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议论。
工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得大名当时。
钟云:少不喜此君诗,其全集近八十首,冗累处甚不好看,故所选止此。
然其高处已似元道州矣,以此知诗之难看者,不当便弃之也。
使此君止传此数诗,则亦盛唐好手、惟读其全集,故反生厌:
《唐律消夏录》
独孤至之诗笔俱高,中唐时亦一大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于颀唐 726 — 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799 【介绍】: 河南人字休明
初为京兆士曹参军,累迁京兆尹,为政烦碎。
元载厚善,得罪,出为郑州刺史,徙河南尹
卢杞以其柔佞易制,荐为御史大夫
历迁大理卿太子少保工部尚书
被劾,以太子少师致仕。
字休明
河南人
累官京兆尹
河南尹
三迁工部尚书
太子少师致仕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严武唐 726 — 7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6—765 【介绍】: 华州华阴人字季鹰
严挺之子。
以荫调太原府参军,累迁殿中侍御史
肃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
后迁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年,破吐蕃七万众,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威震一方,吐蕃不敢犯境。
旧相房琯有荐导之恩,骄倨,见略无朝礼。
最厚杜甫,然数次欲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6—765 字季鹰排行八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中书侍郎严挺之之子,以门荫为太原府参军事
玄宗天宝六载(747)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判官,累迁至侍御史
安史乱起,随玄宗幸蜀,擢谏议大夫给事中
两京收复,授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
肃宗乾元元年(758),坐房琯事贬巴州刺史,后移绵州刺史,迁剑南东川节度使,改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
代宗践阼,以兵部侍郎召入,迁京兆尹御史大夫封郑国公
广德二年(764),再镇,任剑南节度使成都尹,大破吐蕃
永泰元年(765),卒于任所,赠尚书左仆射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及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严武善诗,笔力雄健,诗有奇趣,与杜甫岑参羊士谔等人友善,多所赠答。
蜀时,善遇杜甫杜甫称他“笔落惊四座”(《八哀诗》)、“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
死后,杜甫有诗哀悼之。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严挺之之子,以门葫调补太原府参军
天宝末,为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判官,累迁殿中侍御史
安史乱起,从玄宗
肃宗即位灵武房琯荐为给事中
两京收复,为京也少尹河南尹
乾元元年,坐房琯党贬巴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
上元二年,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宝应元年入朝,历京兆尹户部侍郎黄门侍郎,复拜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卒于镇。
杜甫交谊颇厚,流寓成都,得其照拂。
全唐诗》存诗六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季鹰最善少陵,笃于推信,故附离声诗,若有合辙。
然有收入杜集者,如“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鵔鸃冠”,又“江头枫叶红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又“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河天阔足风涛”,兹皆善于拟近,谓优孟为真叔敖,可尔。
此人妙绝,交有奇情,诗有奇趣,想老杜不错。
僧慧昭隋末唐初 526年五月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武陵开元寺
性僻而高,好言人休戚。
宪宗元和中,陈广官武陵见之,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二百九十岁,又言广为宋长沙王叔坚六世孙。
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
元和十一年
武陵开元寺
时有陈广者。
方以孝廉调官此郡。
见之。
悲且喜曰。
陈君何来之晚乎。
广愕然。
心以为素不相识。
而讶见之晚。
岂无所谓哉。
因请其说。
曰。
讵容仓卒。
他日当为子索言之。
一夕广诣宿。
遂对床倾倒所蕴。
曰我刘氏子。
孝文帝玄孙也。
曾祖鄱阳休业
祖士弘。
并详史传。
先人以文学
齐竟陵王子良所知。
仕至会稽
吾生于梁普通七年五月
年三十。
筮仕陈宣帝
时旋弃去。
沈彦文游。
长沙王叔坚
始兴王叔陵
皆致宾客
张声势。
趋附权宠。
吾偕彦文
处长沙门下。
始兴之诛。
吾辈亦从而逝矣。
橡栗以供。
旦暮短褐。
以禦寒暑。
匿深林穷谷。
乐天命。
未几。
而一老沙门过之曰。
二君骨相皆奇。
然刘君尤寿。
彦文再拜。
愿得所饵药。
僧笑竟别。
且告吾曰。
世俗务名利。
徒劳苦耳。
愿复奚所成就哉。
吾念独释氏之道。
其庶几。
君尚勉旃。
吾于是奉命。
罔敢或坠。
十五年
陈亡。
故后主诸王长安
吾遂率彦文乞丐。
西上谒长沙
瓜州宿。
晋昌互羌塞。
数年长沙殂。
又数年彦文亡。
吾始依会稽之佛寺。
而落发焉。
则又去彦文之亡。
已二十年。
而吾固百岁矣。
虽容体枯瘠。
而筋力不衰。
尚日行百里。
唐受禅。
偶𢹂一僧。
再游京师
武德六年
天下混一。
僭叛举戡定。
吾获遍历河洛江淮三蜀五岭之胜。
所历辄徘徊久之。
以尽其趣。
逮今兹则二百九十年矣。
然吾身虽艰难验岨所备尝。
而未始一日有负薪之忧。
元贞之季。
挂锡是寺。
夜梦长沙谓吾曰。
后十年
我六世孙广
当与子相见。
子其幸教之。
寤而记其梦于书筴间。
去年已盈其数。
而询之往来者。
则君犹未至也。
每怅然。
以梦语之谬。
岂意识君于今日哉。
且君颧耏眉目。
切肖长沙
是宜发吾何来晚之叹也。
因出书策示其记处。
悲帵涕泣数行下。
广拜愿即为弟子。
奉杖屦。
曰。
第图之未可也。
明日当再来。
广明日诣
遁矣。
大和初
广巴州
道遇于山南逆旅。
广夜拜灯下。
逝从游。
无他志。
许之。
蚤作而昭逸。
广徒太息而已。
释慧昭
未详何许人。
其为僧也。
性僻而高。
恒修禅定。
貌颇衰羸。
好言人之休戚。
而皆必中。
与人交言且不驯狎。
闭关自处左右无侍童。
每日乞食。
里人有八十馀者云。
居此六十馀年。
其容貌无异于少时昔日也。
但不知其甲子。
元和中有陈广者。
孝廉调为武陵官
而酷好浮图氏。
一日因诣寺尽访诸僧。
见广且悲且喜曰。
陈君何来之晚乎。
广愕然自揣。
平生不识此僧。
何言来晚。
乃曰未尝与师游。
何责迟暮。
曰。
此非仓卒可言。
当为子一夕静话方尽此意。
广甚惊异。
后时诣宿。
因请其事。
曰。
我刘氏子。
孝文帝之玄孙也曾祖鄱阳休业祖士弘。
并详于史氏。
先人文学自负。
齐竟陵王子良所知。
子良招集贤俊文学之士。
而先人预焉。
后仕齐梁之间为会稽
吾生于梁普通七年夏五月
年三十方仕于陈。
至宣帝时为卑官。
不为人知。
徒与沈彦文为诗酒之交。
长沙王叔坚始兴王叔陵
多聚宾客大为声势。
各恃权宠有不平心。
吾与彦文俱在长沙之门下。
叔陵被诛。
吾惧不免。
因皆销声。
匿迹于林谷。
拾橡栗而食。
掬溪涧而饮。
衣一短褐虽寒暑不易。
以待所忧之所定。
无何有一老沙门至吾所居曰。
子骨法甚奇当无疾耳。
彦文再拜请其药曰。
子无刘君之寿奈何。
虽服吾药亦无所补遂。
别将去。
复谓我曰。
尘俗以名利相胜。
竟何有哉。
唯释氏可以舍此矣。
恭纳其言。
自是不知人事。
凡十五年。
又与彦文俱至建业
时陈氏已亡宫阙尽毁。
台城牢落荆榛蔽路。
景阳并塞结绮基颓。
文物衣冠荡然而尽。
故老相遇相携而泣。
且曰。
一人无良已至于是。
隋氏所灭良可悲乎。
又闻后主及诸王皆入长安
乃率沈挈一囊。
乞食于路以至关中
长沙王之故客也。
恩遇甚厚。
闻其迁往瓜州
则径往就谒。
长沙王长于绮纨而早贵盛。
虽流放之际尚不事生业。
时方与沈妃酣饮。
吾与沈再拜于前。
长沙悲恸久之。
沥泣而起乃谓吾曰。
一日家国沦亡骨肉播迁。
岂非天乎。
吾自此且留晋昌氐羌之塞数年。
长沙殂又数年彦文亡。
吾因剔䰂为僧。
遁迹会稽山佛寺。
凡二十年。
时已百岁矣。
虽容体枯瘠而筋力不衰。
尚日行百里。
因与一僧同至长安
唐高祖已有天下。
建号武德
至六年吾自此或居京洛或游江左至于三蜀五岭无不住焉。
殆今二百九十年矣。
虽烈寒酷热未尝有微恙。
贞元末于此寺梦一丈夫。
衣冠甚盛。
熟视乃长沙也。
吾迎延坐话旧。
伤感如平生时。
而谓吾曰。
后十年我之六世孙广当官于此郡。
师其念之。
乃问之曰。
王今何为。
曰冥官极尊。
既而又泣曰。
师存而我之六世矣悲夫。
吾梦觉因纪君之名于经笥中。
至去岁凡十年
乃以君之名氏访于郡人。
尚怪君之未至。
昨因乞食里中。
遇邑吏访之。
果得焉及君之来。
又依然长沙之貌也。
然自梦及今十一年矣。
故讶君之晚也。
已而悲惋泣下数行。
因出经笥示之。
广再拜愿执屦锡为弟子。
曰。
君且去。
翌日当再来。
广受教而还。
明日至其居。
已遁去莫知其时。
元和十一年也。
至大和初广巴州
山南道路逢
惊喜再拜曰。
愿弃官请从师为物外之游。
亦许之。
其夕偕舍于逆旅。
至天将曙。
广早起而省已去矣。
广茫然若有所丧。
神情沮败。
自是尽不知所往也。
然则昭自梁普通七年生。
于时岁在丙午
下至唐元和十年乙未
凡二百九十年。
则与言如合符契焉。
系曰。
慧昭既三百年住世也。
前不可测后未可涯。
与夫宾头罗睺尊者一贯。
胡不念恩地之裔孙邪。
通曰。
神仙隔一尘。
犹未可与之游。
广是具缚凡夫。
为度世上士
飞鸢与鱼踪迹相远。
此何怪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屈元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肃宗时,为御史,因李辅国弄权,被贬黔南
代宗大历中,累官金部员外郎职方郎中晋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长孙全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代宗宝应元年左金吾大将军
广德元年羽林军使,随郭子仪收复京城
大历四年,为容管经略使
官至右金吾将军宋州刺史
大历十一年,曾与诸军攻汴州叛帅李灵曜,为魏博田承嗣军击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贺若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累官吏部员外郎
代宗广德中,除杭州刺史
永泰元年,为吏部郎中
大历初,拜给事中
二年,往湖南宣慰安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邹绍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邓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肃宗至德二载(757)苏州,与刘长卿严维游。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河南租庸判官
其后行迹无考。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五、严维《留别邹绍先刘长卿》、张继洪州邹绍先河南租庸判官》。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独孤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独孤及从弟。
玄宗天宝中,明经第。
代宗永泰中,摄永州刺史、与元结过从。
大历末,官检校仓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德宗建中中,为司勋员外郎
兴元元年,擢右司郎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孙成中唐 ?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8 【介绍】: 博州人字思退
孙逖子。
以荫累官洛阳长安,迁信州刺史,岁旱,发仓谷以贱价售民,故饥而不亡,诏书褒美。
苏州刺史
德宗贞元四年,改桂州刺史桂管观察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颜唐 728 — 8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8—802 【介绍】: 太原人字复元
进士第
累历台省
德宗贞元中,为洛阳,历杭州刺史大理少卿御史中丞
十三年,为虢州刺史
好道,后弃官居中条山靖院。
有《道志》、《道翼》。
太原人
进士
贞元中累官大理少卿
御史中丞
出为虢州刺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叔明中唐 ? — 7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 【介绍】: 即鲜于叔明
阆州新政人字晋
本鲜于氏,世为右族。
肃宗时,擢明经,累官洛阳,招徕遗民,号能吏,迁京兆尹
历官东川节度使及遂、梓两州刺史
德宗建中初,以破吐蕃功,加检校户部尚书
德宗幸兴元,出家赀助军,悉衣币献宫掖,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
深恶道、佛不事生产,曾上言限定僧道名额,余皆还俗为民。
帝善之。
素豪侈,在蜀殖财,广置第舍田产。
叔明字晋卿
阆州新政人
本姓鲜于氏
擢明经。
乾元中司勋员外郎
累除太子右庶子
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
移镇梓州
建中初检校户部尚书
左仆射
德宗幸兴元
出家赀助军。
太子太傅
封蓟国公
朝京师。
尚书右仆射
贞元三年卒。
谥曰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肃宗乾元中,以策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防遏使,以亲丧解。
代宗广德初吐蕃入攻,帝奔陕,率乡里子弟守黑水,敌不敢近。
累擢右龙武将军
德宗建中末,泾师叛,即领兵扈从至奉天
帝还京师,总后军禁卫。
兴元元年,拜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
在屯四年,励卒储粮。
平凉之盟,潜择精兵伏险道,吐蕃遂未得志。
后入朝,历迁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崔纵唐 730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0—791 【介绍】: 博陵安平人
崔涣子。
初以荫补协律郎,三迁监察御史
蓝田
累迁金部员外郎
被贬道州刺史弃官就养。
后迁大理卿、兼御史中丞、汴西水陆运、两税、盐铁等使。
时讨魏博田悦输粮以供军需。
德宗奔奉天李怀光赴命,怀光次河中,迁延不进,以金帛奖先渡,遂及奉天
贞元中,为河南尹,引伊、洛水灌溉高地,时人称便。
太常卿封常山县公
卒谥忠
以荫补协律郎累拜御史大夫
贞元元年吏部侍郎检校礼部尚书
河南尹
徵拜太常卿
封常山县公
七年卒。
年六十二。
吏部尚书
谥曰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豆卢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逸》误作豆卢岑
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代宗大历五年(770)潭州,与杜甫有诗唱和。
又与刘商为友。
曾赴海陵刘商有诗相送。
历官郎中
能诗,武元衡称其“雄词丽句,遍在人间”。
生平事迹散见《杜诗详注》卷二三、《刘虞部诗集》、《文苑英华》卷七一三武元衡刘商郎中集序》。
《全唐诗逸》存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